• 有色及貴金屬隐伏礦床勘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007年由國家教育部批準立項建設,2011年12月通過教育部專家組驗收,2023年7月以良好成績通過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評估。中心主要研究開發方向有:有色及貴金屬隐伏礦成礦理論與找礦模型研究、深層探測地球物理技術、深穿透勘查地球化學集成技術、隐伏礦床勘查綜合集成技術。工程中心立足廣西和西部資源禀賦與地理區位特色,圍繞有色及貴金屬礦産勘查,建成了一支年齡與知識結構合理的高水平科研隊伍,開展有色及貴金屬隐伏礦床成礦理論與勘查新技術、新方法的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工作。

近幾年工程中心實現了4項重大技術突破,取得一批達到國際先進、國内領先的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自然資源部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2項、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18項、廣西科學技術獎9項、中國地質學會十大地質找礦成果獎1項;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項目2項、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4項、中央引導地方專項1項等國家級項目58項,省部級科技攻關項目143項,技術推廣項目262項,部分成果已完成了工程化應用,在國内和東盟國家的深部找礦和資源增儲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産生潛在經濟價值2369餘億元;出版專著13部,獲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21項,授權專利35項,發表學術論文156篇;培養工程技術人才917名,為國内及東盟國家地礦人員培訓800餘人次,取得了非常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有力推動我國有色及貴金屬勘查行業技術進步,已成為我國有色及貴金屬隐伏礦床勘查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創新研究的重要基地。

詳細信息請進入工程研究中心網站:http://ysjsyfkckc.gl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