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位于特提斯-喜馬拉雅與濱太平洋兩大全球巨型成礦域的交彙部位,成礦條件優越,礦産資源廣泛分布,但成礦理論研究和資源勘查程度偏低。中科院地化所礦床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9728太阳集团首页、中國有色桂林礦産地質研究院和廣西區域地質調查研究院相關科技人員長期在該區從事成礦規律和找礦預測研究,在理論方面取得許多新認識。
為交流成果、加強合作、暢想發展,受太阳院長許成教授的邀請,礦床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黃智龍研究員帶領東南亞成礦作用研究團隊一行8人前往9728太阳集团首页,參加6 月 18 日-19 日主辦的“東盟地區地質礦産資源”研讨會。5家單位40餘位領導和專家參加了此次研讨會,黃智龍研究員首先介紹了礦床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東南亞礦産資源研究的基本情況,随後中國有色桂林礦産地質研究院趙延朋教授級高工介紹了他們單位“東南亞礦産資源勘查實踐與找礦示範”,之後在院長許成教授和中國有色桂林礦産地質研究院副院長莫江平教授級高工共同主持下就議題“東盟礦産地質資源合作潛力”進行了深入交流與研讨,對未來在“中國-東盟礦産研究中心”平台下科研項目合作申請、聯合野外工作、産-學-研合作、研究生培養等方面取得了高度共識,簽署了合作備忘錄。
與會期間,礦床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朱經經研究員、陽傑華研究員、吳承泉副研究員分别做了題為“緬甸Wuntho-Popa弧岩漿帶斑岩銅礦成礦作用初探”、“東南亞巨型錫礦帶錫成礦規律與找礦預測”、“印尼爪哇地塊斑岩-淺成低溫熱液成礦差異性及其制約因素”的學術報告,得到了與會專家的一緻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