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報告(一)
題 目:全球現代闆塊構造啟動與深部碳循環
主講人:許成 教授
時 間:2020年12月25日(周五)下午16: 10—16: 40
地 點:雁山校區1号樓501學術報告廳
主辦單位:9728太阳集团首页
熱烈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許成教授簡介:
許成,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優秀青年基金和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9728太阳集团首页院長,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長聘教授,主要從事火成碳酸岩成岩和稀土成礦研究,主持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先後獲得中國地球化學學會“侯德封青年科學獎”;發表論文110多篇,第一和通信作者代表論文包括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2篇), Geology等期刊。
學術報告(二)
題 目:需求決定發展-礦床學研究未來發展方向
主講人:陳華勇 教授
時 間:2020年12月25日(周五)下午16: 40—17: 10
地 點:雁山校區1号樓501學術報告廳
主辦單位:9728太阳集团首页
熱烈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陳華勇研究員簡介:
陳華勇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科學院礦物學與成礦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1998年和2001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分獲學士和碩士學位。2008年獲加拿大皇後大學礦床學博士學位。2008-2012年期間在澳大利亞國家礦産研究中心工作,現為國際礦床地質協會(SGA)亞洲區主席,國際礦床學家協會會士(SEG Fellow)和會士增選委員會主席, Ore Geology Reviews副主編,Mineralium Deposita編委,《地學前緣》助理主編。主要專長于國内緊缺的銅金鐵等金屬礦産成礦模式研究及找礦勘探應用。長期從事新疆及南美安第斯造山帶-弧盆體系成礦系統的綜合研究。在目前全球最新的鐵氧化物銅金礦床成礦機制的研究上走在國際前沿。主持及參與全球多個國家的大型斑岩及淺成低溫銅金礦床研究,在礦床蝕變礦物微量元素變化研究及隐伏礦體預測方面成果顯著。在國際國内主要刊物上發表論文90餘篇,其中SCI及EI檢索論文70餘篇。2014年獲得“侯德封地球化學青年科學家獎”,2015年獲得SGA青年科學家獎(為亞洲地區以及華人學者首次獲獎)和中國地質協會“金錘獎”。2016年入選科技部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推進計劃和廣東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特支計劃。
學術報告(三)
題 目:揚子西緣-北緣新元古代岩漿作用與STEP模型
主講人:趙軍紅 教授
時 間:2020年12月26日(周六)上午09: 10—09: 40
地 點:屏風校區教八樓三樓會議室
主辦單位:9728太阳集团首页
熱烈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趙軍紅教授簡介:
趙軍紅,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博士生導師。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主要從事華南新元古代殼幔演化研究。1999年畢業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04年獲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地球化學博士學位,2007年獲香港大學岩石學博士學位。 2008年至今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和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資助。發表國際SCI論文5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Geology, Precambrian Research, Journal of Geology, Lithos等刊物發表論文15篇。
學術報告(四)
題 目:Structural controls and contributions to orogenic lode-gold deposits: including a case study of the Young-Davison mine, southern Abitibi Subprovince of Canada (造山帶金礦的構造控制與貢獻:以加拿大亞士蘭城戴威森金礦為例)
主講人:張健 教授
時 間:2020年12月26日(周六)上午09: 40—10: 10
地 點:屏風校區教八樓三樓會議室
主辦單位:9728太阳集团首页
熱烈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張健教授簡介:
張健,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地質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主要從事前寒武紀構造研究。200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地質學系構造地質學本科專業;200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構造地質學專業,獲得構造地質學碩士學位; 2007年畢業于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獲得構造地質學博士學位,2008年于加拿大University of Waterloo從事博士後研究,2010年至2015年在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工作,2015年以急需青年傑出人才進入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地質工程學院。發表SCI學術論文45篇,包括ESI論文7篇,根據 《Google學術》 檢索,論文總引>2500次,h-index = 25。發表于構造地質學權威雜志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上的兩篇論文均列為該雜志高引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