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艾印雙教授、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吳慶舉教授、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高原教授應邀來太阳進行系列講座

  

    4月13日(周五下午2:00-5;00)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艾印雙教授,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慶舉教授,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研究員高原教授應邀來太阳進行系列講座,地點:雁山01501報告廳,歡迎廣大師生前往聆聽!

1 艾印雙教授簡介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8年于大慶石油學院獲學士學位,1993年于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獲碩士學位,1998年于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獲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台陣探測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球動力學》教研室主任。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國際數字地震台網聯合會(FDSN)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固體地球物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曾獲2009年度趙九章中青年科學獎,2011年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014年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排名第六)。現任《地球物理學報》、《地球物理學進展》、《Earthquake Science》等期刊編委。曾經主持和參加了國家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國科學院戰略先導科技專項(B類)等多項科研項目,訪問20多個國家與地區并與國外科學家開展了廣泛的國際合作研究。目前主要從事流動地震台陣觀測、上地幔結構、地震波形反演方法、地球内核結構等方面研究,在國内外地球物理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四十餘篇。

 

報告題目:流動地震台陣探測及華北克拉通中西部岩石圈結構研究

 


2 吳慶舉教授簡介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0年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碩士畢業後,考取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1996年博士畢業後留所工作。1999年聘任為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2003年聘為研究員。

 主要從事深地震反射、淺層地震反射、地震波信号分析、寬頻帶地震波波形正演與反演、深部構造及地球動力學的研究工作。負責承擔過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過國家科委“攀登計劃” 預選項目、中國地震局重點項目的子課題。在國内外核心刊物發表論文多篇。

 

報告題目:青藏高原與中亞造山帶殼幔變形及基動力學意義

 

 


3 高原教授簡介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研究員,理學博士,博士生導師。1999年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固體地球物理與地震學基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主要為利用地震波研究地球深部構造,長期從事地震各向異性研究,在地殼介質剪切波分裂研究中取得過多項研究成果。開展過震源破裂和矩張量反演、岩石加載試驗、地震活動性研究

瑞士蘇黎世理工學院(ETH Zurich)(1998-1999年,國家公派留學);日本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20007-10月,訪問教授)英國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地質與地球物理系(2002-2003年,英國皇家學會資助Research Fellow),9728太阳集团首页(2007-2010年,Visiting Professor美國密蘇裡科技大學Missour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地質科學與工程系(2011-Adjunct Professor2004年,獲得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傅承義青年科技獎。SCI檢索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0餘篇。

 

報告題目:地震各向異性 - 地殼剪切波分裂及其構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