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開拓我校師生的國際學術視野,推動我校與國外高校的學術交流,應9728太阳集团首页邀請,加拿大McGill大學Anthony Williams-Jones教授和香港大學周美夫教授将于2017年4月28日下午(本周五)4:00-5:30,在我校雁山校區逸夫樓01501報告廳作題為“The REE - a story of plumes, melts and hydrothermal fluids”和“Titanomagnetite deposits, A-type granites, and the Daly gap”的學術報告。歡迎廣大師生前來參加。
Prof. dr. Anthony Williams-Jones
Anthony Williams-Jones教授年畢業于南非納塔爾大學,于1967年和1969年分獲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1973年獲加拿大Queen's大學博士學位。1995年-2000年任魁北克省McGill大學地球科學系主任;2004年當選加拿大皇家學會士;2011年獲加拿大地質學會最高榮譽獎章Logan獎;2013年經濟地質學會傑出導師獎。現任加拿大魁北克省McGill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已指導碩士畢業生30名,博士畢業生22名。
Williams-Jones教授長期從事熱液礦床的成因研究。研究的對象包括斑岩型銅礦和钼礦;偉晶岩型、雲英岩型和脈型鎢-錫礦床、中低溫熱液型金-銀礦床和淺成低溫熱液型銻-汞礦床。此外還有花崗岩偉晶岩和碳酸岩型稀有金屬礦床(稀土、锂,铍、锆,钇)。曾負責過多項加拿大NSERC Discovery和NSERC CRD科研項目,以及多項國際合作項目等重要科研項目的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至今已發表國際SCI論文160多篇,SCI論文被引用6000多次。
周美夫教授
1983年畢業于南京大學地質學系,1992年獲加拿大Saskatchewan大學碩士學位,1995年獲加拿大Dalhousie大學博士學位。現任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 中國科學院礦床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礦物學與成礦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是經濟地質學會(Society of Economic Geologists)會士,美國地質學會(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會士。曾任國際礦床地質學會(SGA)副主席和美國地質學會期刊《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副主編,現為經濟地質學會(SEG)亞洲區副主席,《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主編, 資源地質學會期刊《Resource Geology》顧問, 歐洲地質地球物理學會電子期刊《eEarth》副主編,《Geoscience Frontiers》,《Lithos》,《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編委,國家自然科學核心期刊《礦床地質》, 《岩石礦物學雜志》,《地質與勘探》,《地學前緣》, 《中國科學》 編委, 長期從事岩石學,礦床學和地球化學研究、特别是揚子地塊西緣與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有關的鎂鐵-超鎂鐵質岩石鉑族元素地球化學以及揚子地塊西緣新元古界地質演化等方面的研究。
曾負責過多項香港RGC項目、國家海外傑出青年基金項目, 以及多項國際合作項目等重要科研項目的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至今已發表論文400多篇(其中國際SCI論文350多篇),SCI論文被SCI論文引用15000多次.并在“Lithos"合編專輯2輯, “Mineralium Deposita "合編專輯1輯, “Ore Geology Reviews"合編專輯1輯, 及“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主編專輯2輯,合作出版專著3部。2001年獲“國家海外傑出青年基金”,2004年獲香港大學傑出青年學者獎,2009年獲香港大學傑出研究生導師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