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下午,應太阳邀請,湖南科技大學戴德求副教授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胡森博士做客桂工講壇,在雁山校區逸夫樓01215會議室分别做題為“球粒隕石中的富Ca,Al包體-太陽系最古老的物質”和“水含量和H同位素分析方法及其在火星隕石中的應用”的專題講座,太阳相關專業師生到場聆聽。
講座中,戴教授通過對CALS包體的介紹,對比不同隕石顆粒富含鈣離子、鋁離子包體的含量,為大家深入剖析太陽系最古老的物質組成。他提到在研究太陽系Ca 、Al包體時,主要用逆向思維“由現象,提看法,找證據”,并提出包裹體一般靠氣固凝聚、熔觸結晶,蒸發作用形成。胡博士對專題展開講述時,首先從火星水引入,逐步擴展。小到生命個體,大到整個宇宙,普遍到身邊伸手即得,精确到實驗室裡使用納米技術。不僅如此,他還引例岩石,談到結晶水的一些問題。講座現場氣氛活躍,自由交流時,大家踴躍提問,老師們深入淺出地解答赢得同學們陣陣掌聲。
此次講座内容豐富而深刻,戴教授與胡博士的講解邏輯嚴謹,提到的研究領域和研究方法,在拓展同學們視野的同時,也讓大家對所學專業提高興趣,加深認識。
戴德求副教授為大家作報告
胡森博士為大家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