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師生參加第十一屆全國礦床會議

  

科技引領,服務找礦突破戰略;理論創新,破解資源瓶頸約束。101922日,第十一屆全國礦床會議在貴州貴陽市會議中心召開。由太阳羅先熔教授帶領的青年教師和碩士研究生7參加了此次會議。羅先熔教授擔任十三專題(礦産勘查新理論與新技術)執行主席,并在會上做了題為“地電化學成暈機制找礦研究”的學術報告;龐保成教授在會上做了題為“桂西北明山卡林型金礦黃鐵礦的類型、世代、成分及成礦意義”的學術報告;李世鑄研究生做了題為“江西相山地區地電提取法尋找隐伏鈾鉛鋅礦預測研究”的學術報告。上述師生的學術報告,一緻獲得了與會專家代表的高度重視和好評。全會共設立了15個學術報告優秀獎,數百名專家代表做了學術報告,我校李世鑄研究生的學術報告在評選中脫穎而出,獲得會議學術報告優秀獎。

本次會議由中國地質學會礦床地質專業委員會、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礦床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中國礦業聯合會和國際礦床成因協會等單位主辦,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産資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和國土資源部成礦作用與資源評價重點實驗室等單位承辦,貴州勝地會議會展有限公司協辦。

   全國礦床會議是中國地質學界的盛會,參加本次會議的專家代表千餘人,有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地質科學院等科研機構的院士專家,來自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南大學等數十所高校的教授專家、學生,來自全國各省地勘單位的專家、技術人員。會議設立了22個專題,内容涵蓋了區域礦産分布、成礦規律探讨、成礦作用試驗模拟、勘查技術創新、礦山環境綜合治理、發展戰略研讨等方面。本次會議的成功召開将翻開我國礦産勘查理論與實踐的新篇章。

頒發優秀報告獲獎證書現場(第一排左二 李世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