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9728太阳集团首页打造地學知識文化科普服務團

  

 原文鍊接:http://www.gx.chinanews.com.cn/kjwt/2022-05-16/detail-ihaynsyy5105807.shtml

科普服務團成員到灌陽縣三樹村開展科普活動現場。9728太阳集团首页供圖

中新網廣西新聞5月16日電(陳文甫)9728太阳集团首页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充分發揮9728太阳集团首页師生專業特長,依托學校地質博物館組建了9728太阳集团首页地學知識文化科普服務團,開展鄉村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長期以來,科普服務團廣泛開展地學知識科普志願服務活動,足迹遍布雁山、灌陽、恭城、興安等多地區,為當地鄉村兒童科學素養培育提供良好科普教育服務,用“智力”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初心:讓地質博物館“移動”起來

  在9728太阳集团首页雁山校區坐落着一座獨具特色的地質博物館,館内藏有實物标本5萬餘件,其中包括了長13m産于貴州關嶺的魚龍化石、重3.5t的南丹鐵隕石、豐富的有色金屬礦石及來自南極的岩石标本等,在這裡可以探索生命起源、行星地球、科學奧秘和玉石珠寶等,有着豐富的地學知識文化資源。

  科普服務團成員們将地質博物館内的地學知識通過科普活動帶到了鄉村。通過不間斷的科普志願服務實踐,科普服務團形成了“開啟侏羅紀”“我的寵物是恐龍”“探秘天外來物”等品牌活動,有效培養了鄉村兒童的科學探索興趣,幫助提升了鄉村兒童科學素養,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添樂增彩。

  科普服務團指導老師介紹說:“我們組建科普服務團的初衷就是想讓地質博物館‘移動’起來,将博物館的文化資源設計成可移動的知識課堂,帶到鄉村地區,讓鄉村的孩子足不出戶就可以感受地質博物館的風采,打開地球科學知識之門,感受地學知識文化的魅力”。

  精心:讓地學知識文化科普活動“活躍”起來

  “地學科普志願服務活動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也是我們服務團一直認認真真想做好的一件事情”,服務團指導老師說道。

  為了讓科普志願服務活動更有吸引力、更有針對性和更有成效。科普服務團師生走訪調研了雁山、灌陽、恭城等地區的鄉村,深入了解鄉村地區地學科普教育情況。調研中,灌陽縣三樹村駐村第一書記說:“雖然當前幼、中、小學教育對科學素養培養有要求,但由于師資限制、教學資源有限等,教育效果并不明顯。特别是村裡的小孩子接受科學知識文化教育還是相對欠缺的”。

  根據調研的情況,科普服務團指導老師帶領團隊成員多次研讨,圍繞地學科普課堂、科普教具、科普活動進行反複打磨,精心設計打造了系列科普課程,以地學元素為基礎制作了恐龍蛋、恐龍模型、恐龍布偶、隕石模型和魔法礦物标本盒等教具,開發了恐龍拼圖、恐龍對對碰、勇闖恐龍島、會發光的石頭等科普小遊戲,這一系列科普課堂和教學輔助教具為團隊開展科普活動提供了教學資源的支持和保障。通過豐富教學内容、創新方式方法,逐漸走出了一條鄉村兒童地學知識科普教育的新途徑。

科普服務團成員指導小朋友了解隕石。9728太阳集团首页供圖

用心:讓地學知識文化内涵“傳遞”起來

  103人,這是9728太阳集团首页地學知識文化科普服務團在籍志願者人數,來自9728太阳集团首页各個專業。2021年,科普服務團累計開展科普志願服務講解和活動累計達1.3萬餘小時,越來越多的9728太阳集团首页青年學生,正投身到科普志願服務當中來。

  科普服務團成員說:“給孩子們進行科普教育服務活動是一次非常開心且難忘的經曆,和小朋友們一起開展‘孵化小恐龍’活動,一起探秘天外來物,帶領他們一起玩恐龍拼圖、恐龍對對碰、勇闖恐龍島等小遊戲,看着他們在我們的引導下積極參與,激發出好奇心,進而自發去探索自然,愛護地球,讓我們都充滿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每一次科普活動都深深吸引着孩子們,每一次科普活動也讓地學知識在鄉村地區傳遞起來。

  同心:讓地學知識文化科普成效“常駐”起來

  “科普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的有意義的教育事業。學校依托學科專業優勢,組建地學知識文化科普服務團,将地質博物館‘移動’起來,打造系列地學知識科普‘金課’,長期長效服務于鄉村少兒科學素養培育,促進了鄉村振興發展戰略,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9728太阳集团首页黨委副書記陶劍飛表示會繼續堅持、不斷完善科普服務。

  科普服務團已經開展了近6年的地學知識文化科普服務活動,與雁山、灌陽、恭城、興安等地區的鄉村小學構建了地學知識科普合作,開展的科普教育活動也得到了服務單位、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廣泛認可,有着很好的關注度和影響力。

  科普服務團還組建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積極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其中“開啟侏羅紀——做少兒地學科普的開拓者”項目先後榮獲第十六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廣西賽區銀獎、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廣西賽區銀獎。科普服務團成員在服務鄉村兒童地學知識文化科普教育的同時,也提升了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

  緻力于地學知識科普教育,服務團成員将以更高的要求持續做好地學知識文化的教育者,将地質博物館“移動”起來,打造更多地學知識科普“金課”,同心共築,讓地學知識文化科普教育長期長效服務于鄉村兒童科學素養培育,服務于鄉村振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