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2日至13日,資源勘查工程教研室全體教師前往欽州市靈山縣開展高級構造實習基地調研。野外考察由白令安副主任主持,熊彬院長到場指導,全體資勘教師參加了考察。
長期以來,我校資勘教研室汪勁草教授持續開展廣西靈山斷裂帶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研究成果和前沿認識。本次野外調研中,汪勁草教授詳細地介紹了廣西靈山斷裂帶的構造特征,提出了靈山斷裂帶在平面上是平行或分支複合的斷裂束,呈正花狀構造特征,并認為靈山斷裂帶實際上是由斷裂與變形地層組成的複雜斷裂構造綜合體。結合構造地質和地球物理資料,汪勁草教授提出了靈山斷裂帶是揚子闆塊與華夏闆塊在廣西的構造邊界,是兩大闆塊斜向碰撞的斷裂構造帶。最後,汪勁草教授歸納了靈山斷裂帶的演化史。在野外調研中,汪勁草教授帶我們考察了下泥盆統-二疊系地層中的緊閉褶皺、倒轉傾伏褶皺,逆沖斷層以及伸展斷層等豐富的構造地質現象,使廣大教師豐富了構造地質知識,受益匪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