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城市地質工作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戰略部署的重要措施,是優化城市空間結構、擴展城市地下空間的必然要求,是建設美麗城市、提高城市宜居水平的迫切需求,是建設“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撐,是推進地質工作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促進地勘單位改革發展的重要方向。為了貫徹《國土資源部關于加強城市地質工作的指導意見》和《城市地質調查總體方案(2017-2025年)》的有關精神,加快城市地質調查,全面提升城市地質調查支撐服務能力和水平。由北京地質學會主辦,中國地質學會城市地質專業委員會協辦的“城市地質調查專題培訓交流”會于2018年6月28日-7月1日在北京召開。太阳康志強教授、餘勇副教授、歐陽菲老師、梁德賢老師和楊金豹老師參加了此次培訓交流會。
此次專題培訓交流會共計四場報告。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的程國明教授級高工做了題為“城市地質調查工作思路及成果表達”的報告,他在報告中解讀了《國土資源部關于加強城市地質工作的指導意見》,主要内容包括全面加強城市地質基礎工作、主動服務城市開發建設、積極推動地質資源綠色開發利用和健全完善城市地質安全監測預警體系等四項任務,還包括建立地下空間資源統一規劃與用途管制制度、完善土地出讓和礦業權出讓合同管理制度以及建立規劃執行、合同履行和空間資源環境監測監管制度等三大制度,同時結合北京、天津、南京、上海、杭州、廣州等地城市地質的主要工作,介紹了城市地質調查工作思路及成果表達方式;北京地質調查研究院蔡向民教授級高工做了地下空間資源調查與評價方法的報告,他介紹了“地下空間”和“地下空間資源”這兩個概念的定義和區别,并結合北京市的地下水、地面沉降、活動斷裂和地裂縫、隐伏岩溶塌陷以及地下有害氣體等主要地質問題對北京市地下空間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産生的影響,闡述了城市地下空間資源調查的重要性以及調查、評價、探測、監測和預警的主要技術方法;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水資源與環境學院的陳鴻漢教授就“污染地塊調查評價與風險管控修複”做了内容詳實的報告,内容包括調查評價與風險管控修複的工作程序、地下水污染的六大特征、水文地質條件調查、地下水動力場和化學場調查以及地塊污染源的識别等;最後,北京市地質礦産勘查開發局的劉宗明高工結合區域地質條件适宜性評價、淺層地溫能、地面沉降、地下水資源與環境、土地資源、突發性地質災害、活動斷裂等方面的工作實踐,闡述了城市地質學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理論,并分析了城市地質工作所面臨的形勢和今後的發展方向。
此次專題培訓交流會所展示的城市地質實際工作都是目前開展得比較早、工作程度比較高的,這些工作對于國内其他地區開展類似的城市地質工作有很好的指導意義。通過此次培訓,我們明确了開展城市地質工作的重要性和今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導向,這對我們學院在相關專業的升級改造工作中向前邁進一步具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