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舉行MC-ICPMS同位素技術交流會

  

随着激光多接收等離子質譜實驗室實驗條件的不斷完善和測試方法的不斷改進,太阳實驗室在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分析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為推廣應用、學習先進、查找不足,11月10日下午3點實驗室在逸夫樓01414舉行MC-ICPMS同位素技術交流學習會,劉蘇橋老師主持會議,袁永海、餘紅霞和李政林三位教師闡述了在西北大學參加MC-ICPMS同位素技術研讨會以及結合太阳實際工作開展中遇到問題的心得體會。

   首先,李政林向大家介紹了該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着重講解了回收率檢測的重要性,以及柱殘留、分餾效應等影響回收率的幾個問題,他表示參加研讨會開闊了自己的視野。餘紅霞在研讨會上看到不少單位及高校同類實驗室的創新之處,比如拆除并改造舊的儀器加以新的應用,值得我們借鑒學習。袁永海分享了關于樣品處理的幾個問題,他表示日後處理樣品過程中,可以考慮自行合成材料,申請專利,同時可節約經費。随後,其他參會老師分别就實驗室開放等問題展開讨論,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劉蘇橋老師肯定了“走出去”的學習模式,并提出要“請進來”,希望大家在學習交流過程中将值得借鑒的儀器、方法以及模式引進來,更好地促進整個實驗室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