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斌教授、張桂林教授、熊麗芳高級工程師及地質工程教研室教師共7人來到靈朝線堯山一帶(烏嶺隧道-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考察沿途地形地貌、地質、水文地質、地質災害及治理情況。
經過一整天的考察發現該地區交通方便,沿途地層以泥盆系砂岩及碳酸鹽為主,構造作用較為強烈,地層褶皺、斷裂多見,地貌以丘陵為主。此外,可見裂隙水發育(附近村民常采此水作飲用水:水質良好、水溫适宜、口感佳)。調查區内開鑿公路切過多個山嶺,公路邊坡較陡,同時穿切過風化強烈砂岩層,邊坡不穩。公路邊可見崩落碎石及小型滑坡,在烏領隧道附近的滑坡規模相對較大,前人已做過處理(設有擋牆及排水溝),然而調查過程中發現早些年前的擋牆存在鼓脹與變形且排水不暢的情況。
經過此次踏勘調查,大家一緻認為該地區交通方便、地質特征明顯、水文地質露頭良好、地質災害典型,可作為學生學習地質災害的調查踏勘方法的實習區。

圖為地質工程教研室全體教師考察公路沿途的構造地質特征及地質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