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中國工程院何繼善院士在上午參加完學校解慶林校長出席的兼職教授、9728太阳集团首页名譽院長聘任儀式和座談後,在熊彬院長的陪同下風塵仆仆趕赴雁山校區,在逸夫樓1501參加了學院全體教職工見面會,此次見面會由學院院長熊彬主持,學院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和全體教職員工參加。
見面會上,熊彬院長介紹了何繼善院士的主要學術成就,學院與何院士保持着長期的聯系和深厚的友誼,對何院士一直以來關心、支持學院建設發展表示崇高的敬意,對何繼善院士參與學院教學科研建設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希望何院士一如既往關心和幫助學院繼續發展取得更好成就。在熱烈的掌聲中,何院士進行了履職講話,從與學校曆任領導和老師的聯系淵源,談到彼此間多年積累下的深厚友誼,表達了對學院曆史成績的肯定和未來發展的祝願,并表示積極參與學院現有基礎的後期建設,會盡最大努力與全院教師一起為學院學科專業建設、科研水平提升、學院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推動學院各項事業再上新台階。
見面會結束後,何繼善院士與學院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博士生導師、教授及各教研室主任圍繞學院發展、學科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座談交流。
何繼善院士簡介:何繼善教授,我國著名地球物理學家、教育家、工程管理學家,我國電(磁)法集大成者之一。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曾任中南工業大學校長、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主任、湖南省科協主席。何繼善教授長期從事地球物理研究,先後主持完成了四十餘項重大科研項目,發表專著及論文100餘篇,取得各種專利多項,獲國家、省部級獎24項。何繼善院士學術成就卓越,創立了高分辨率檢測堤壩管湧滲漏入水口的“流場法”,為病險水庫隐患探測和汛期堤壩查險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術支撐和科學搶險決策依據;統一了頻率域電磁法全區電阻率的定義和算法,創立了廣域電磁法,為電磁勘探開辟了嶄新的研究領域;創建了中國第一個以地電場與觀測系統為特色的國家級重點學科;發明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和自主知識産權的地電場觀測儀器和裝備,為中國資源勘探和工程勘察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創立和發展的以僞随機信号電磁法和雙頻激電法為特色的勘探地球物理理論體系,還被國際上譽為應用地球物理界的重大事件。何繼善教授的研究成果使我國在頻率域電法領域獨樹一幟,居于世界領先地位。

與何院士見面會現場

與何院士座談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