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在雁山逸夫教學樓01608,寶石教研室開展《結晶礦物學》集體備課,确立《結晶礦物學》結晶學部分的教學内容、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方法等。經過大家對教材的深入閱讀和理解後,确立了以下内容。
一、教學内容及不同内容間的關系:
結晶學是學習礦物學的基礎。首先概略地介紹晶體及其性質和晶體生長的基本知識,重點在幾何結晶學、晶體結構和晶體化學兩部分。
晶體的基本性質——對稱性和各向異性是研究晶體内部結構、形态和物理性質的依據,幾何結晶學的内容就是以晶體的這兩個基本性質相貫穿的。
幾何結晶學部分以對稱、單形和聚形、晶體定向和晶面符号為三個主要章節。晶體的分類、單形的推導、晶體定向中晶軸的選取,都是以對稱為依據的。單形和聚形實質上是晶體對稱性和各向異性在晶體形态上的具體體現。而研究晶體對稱性和各向異性,首先就必須進行晶體定向。晶體定向的理論依據是整數定律,它闡明了晶格中行列與面網之間的關系。晶帶定律則是從另一角度來闡明這一關系。這就是幾何結晶學内容選取的基本指導思想,也表明了各章之間緊密聯系的線索。
晶體測量和晶體投影是幾何結晶學的重要研究方法,簡要介紹在有關章節中應用。在幾何結晶學的内容中,對晶體的規則連生和實際晶體做初步的闡述。
晶體結構和晶體化學是研究礦物成分,形态和物理性質的理論基礎,鍵和質點堆積、結合的方式是礦物中晶體化學分類的依據。類質同像、多型、同質多像、有序-無序結構是礦物中的普遍現象。它們對于探讨礦物成分,物性的變化和形成條件均有極重要的意義,應保證一定的學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