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8日至25日,太阳唐湘玲、李仁成、王靜、鐘雪梅等5位老師帶領22級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的65名學生前往桂林市興安縣等地開展為期三周的自然地理學綜合實習活動。此次實習旨在将課堂理論知識與實際環境相結合,提升同學們的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培養團結協作,樹立不斷探索,勇于挑戰的精神。
師生共同走進大自然,俯身大地,将教學、教育、實踐融入實習研學的全過程。本次實習共有兩條路線,分别為桂林-興安嚴關-華江-貓兒山,桂林-全州-天湖國家濕地公園-資源八角寨-真寶頂-興安界首-桂林,共有20多個觀察點。實習區地質地貌特征顯著,地貌類型豐富、土壤剖面典型、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且具有原生性,具有長期的地貌學研究曆史和良好的研究基礎;同時,實習路線多處與紅軍長征路線重合,經過著名湘江戰役遺址,紅色曆史底蘊濃厚,為展開思政課堂提供獨特的教學環境。
實習期間,在野外特定的教學情境下,指導老師發揮各自專業優勢,就角度不整合産生褶皺的原因、加裡東運動、花崗岩岩性及礦物組成、觀察土壤剖面形态特征以及鑒别土壤類型;高山草甸及植被類型、中山地貌、山地氣候、水庫濕地及丹霞地貌等内容進行了詳細現場講解,同學們沿途認真做好觀察記錄,積極與指導老師交流溝通,将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深切體會到了地理學的魅力。同時,同學們還重走紅軍故道,參觀了湘江戰役紀念館,重溫了革命先烈的峥嵘歲月,深切感受革命先輩們堅守初心、不畏艱險的革命精神。
在這半個月難忘的旅程中,同學們共同面對自然的挑戰,攜手探索地理的奧秘,凝聚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強。在崎岖的山路上、在惡劣的天氣下,同學們互相鼓勵,相互扶持,共同克服艱難險阻,那份團結協作的精神成為了實習路上最亮麗的風景線。每當夜幕降臨,大家圍坐一圈,分享着彼此的幹糧,談論着一天的所見所聞,歡聲笑語中,彼此的友誼悄然升華。
與此同時,這次實習也成為了師生情感交流的絕佳平台。老師們不再隻是課堂上的知識傳授者,更是同學們在野外探索中的引路人和堅強後盾。無論是專業知識的悉心指導,還是生活細節上的關懷備至,都讓同學們深切感受到了來自老師的溫暖與關愛。在共賞自然美景、共解地理難題的過程中,師生間的距離被悄然拉近,那份深厚的情誼如同山間清泉,清澈而綿長。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通過此次自然地理綜合野外實習,同學們近距離觀察探索自然地理現象,在揮灑汗水的同時将腳踏實地、艱苦奮鬥的地理精神付諸于行,不僅收獲了寶貴的知識與經驗,更在團結協作中凝聚了青春的力量,在師生共融中深化了彼此的情誼,為未來的學習與生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圖1李仁成老師為同學們講解真寶頂地形地貌特征

圖2鐘雪梅老師為同學們講解土壤剖面

圖3為全體實習師生在湘江戰役紀念館的合影留念
(一審:唐湘玲;二審:沙鑫;三審:付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