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教師參加第二屆名錄遺産協同管理與高質量發展論壇暨世界生物多樣性基因寶庫秦嶺可持續發展學術研讨會

  

126日至9日,學院有色及貴金屬隐伏礦床勘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葆華、副院長王洪華及資源勘查工程教研室副主任馬強分一行三人,赴陝西秦嶺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參加第二屆名錄遺産協同管理與高質量發展論壇暨世界生物多樣性基因寶庫秦嶺可持續發展學術研讨會

此次論壇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産空間技術中心主辦,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自然環境研究中心和西安生物多樣性研究院籌備委員會承辦,與會專家圍繞生物多樣性寶庫秦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發展主題,就國家公園和世界名錄遺産的協同管理與可持續發展,自然與文化遺産、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新路徑、新技術、新方法,以及運用現代科技推進自然遺産和生物資源的保護利用守護大自然瑰寶等展開研讨。太阳馬強分副教授在會上作了題為最美廣西-探尋地質遺址與化石的奧秘的學術報告,與各位專家就地質遺迹名錄進行了交流。會議期間,經與會專家集體讨論決定,2025第三屆名錄遺産協同管理與高質量發展論壇由我校承辦。預期通過會議的舉辦,可為學院學科建設與發展提供新的思路。

會議現場

馬強分副教授作學術報告

會議實地科學考察

(一審:馬強分,二審:王洪華,三審:王葆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