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2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集中受理期評審結果。我院共獲批資助12項,其中面上項目4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4項,直接經費470萬元,面上項目的獲資助數排在全校二級學院首位。學院本年度獲得基金立項的成績為“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新一輪廣西一流學科建設和高質量人才培養創造了良好開端。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作為國家支持基礎研究的主渠道之一,被廣泛視為衡量學科基礎研究實力和原始創新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來,學校高度重視國家基金的申報和實施工作,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制度建設,為廣大科研人員營造了良好的科研條件和科研氛圍。繼往開來,學院仍将一如既往的啟動下一年度的基金申請動員工作,邀請校内外專家在立項選題、學術交流等方面為全院教職工做好國家基金申報工作。
序号 |
項目批準号 |
負責人 |
項目名稱 |
申請代碼1 |
項目類别 |
批準經費 |
1 |
42202072 |
柴明春 |
桐柏地區破山銀礦床的疊加成礦作用 |
D0205 |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30 |
2 |
42203048 |
張川統 |
基于HED族隕石原位稀有氣體年代學追溯竈神星撞擊事件曆史 |
D0307 |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30 |
3 |
42203051 |
劉潇 |
華南廣州白水寨早白垩世含鐵橄榄石流紋斑岩的成因及地球動力學意義 |
D0308 |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20 |
4 |
42203067 |
劉攀峰 |
多孔覆蓋層介質銅元素遷移機理研究 |
D0311 |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30 |
5 |
42262006 |
于海燕 |
青海三岔口兩種成礦類型透閃石玉成礦機理研究 |
D0203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3 |
6 |
42262026 |
李賽賽 |
桂東南博白-岑溪斷裂帶白垩紀構造變形研究—對華南陸内變形及其動力學的啟示 |
D0211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3 |
7 |
42263008 |
趙增霞 |
贛南風化殼型重稀土礦床花崗岩源區性質和重稀土預富集機制的研究 |
D0311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3 |
8 |
42263011 |
韓志軒 |
地下水化學組成與花崗岩風化殼稀土分異和重稀土富集的成因聯系 |
D0311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34 |
9 |
42272076 |
馮夢 |
蒙古國南部碳酸岩-堿性岩雜岩體稀土成礦基礎研究 |
D0205 |
面上項目 |
58 |
10 |
42273047 |
龐崇進 |
馬裡亞納海溝沉積物钴(Co)超常富集機理研究 |
D0308 |
面上項目 |
58 |
11 |
42274152 |
李靜和 |
不規則層狀背景介質三維地井電磁頻率域對比源反演研究 |
D0408 |
面上項目 |
55 |
12 |
42274182 |
呂玉增 |
複雜地形條件下地面-井中激電多源電場智能觀測、精确模拟與協同反演 |
D0409 |
面上項目 |
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