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學院教工第五黨支部以地質工程中心實驗室為依托,共有黨員20人(含支委5人),設3個黨小組。近年來,支部立足崗位職責抓黨建,突出黨建引領學科建設、黨建引領文化育人,将标準化規範化建設工作貫穿學科建設和教書育人全過程。支部獲評第二批“全國黨建工作樣闆支部”和自治區黨委教育工委五星級黨組織。

支部獲得自治區黨委教育工委五星級黨組織榮譽
支部特色:
一、堅持黨建引領學科、促進業務發展,形成“支部帶頭謀方向、黨員帶頭促發展”的良好态勢
支部在組織體系建設上,以打造高質量戰鬥堡壘為目标,堅持有形覆蓋與有效覆蓋相結合,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融合發展。在黨員教育管理上,以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為着力點,實施黨員“領航工程”,堅持“七帶”促發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一帶理論學習。建立健全理論學習制度,做好“三會一課”制度執行,帶頭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二帶科學研究。支部黨員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有6人、博士3人,在讀博士研究生6人,共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20餘項,積極開展月球隕石、竈神星隕石、頑輝石球粒隕石和橄輝無球粒隕石等相關研究,在隕石研究領域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

支部黨員參加南極科學考察
三帶團隊建設。成立“黨建+文化育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堅持“黨建引領學科”,“黨建引領育人”的雙引領工作思路,着力推進黨建和業務雙融合,帶動團隊建設。
四帶教研教改。支部黨員積極承擔本科教學工作,主持或參與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等科研項目,發表黨建、教改、實驗室建設和科普育人等文章。
五帶平台建設。依托基礎地質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廣西一流學科、地質博物館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基地等開展各項平台建設,推動各平台建設再上新台階。
六帶實驗室建設。支部将黨建成果融入實驗室建設,大力推進實驗室建設。支部所在的地質中心實驗室共有功能實驗室75間,為院内外師生開展實驗課程、提供實驗場所及實驗器材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七帶社會服務。注重發揮平台的社會服務功能,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在科普活動中,地質博物館黨小組組建講解隊接待校外青少年參觀團體,年接待量近3萬人次。

地質博物館黨小組開展科普活動
二、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工作載體建設标準化,呈現“支部帶頭建平台,黨員帶頭育英才”的良好态勢
支部依托“黨建+文化育人工作室”和地質博物館,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煉育人要素,挖掘整理“八大精神”開展文化育人

支部黨員積極指導學生參加技能競賽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中央第九巡回督導組、自治區黨委第三巡回指導組、第十巡回指導組視察了支部黨建工作并對支部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2009年和2017年,時任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彭清華等領導曾視察支部所在的建設平台。《新華社》、《中央電視台》、《光明日報》、《廣西日報》、《學習強國》平台等主流媒體先後對工作室及地質博物館育人成效進行多次報道。